資安顧問服務

紅隊演練

模擬 APT 攻擊,實戰驗證企業防線

在現代威脅環境中,「有部署資安防禦」不代表「防得住攻擊」。唯有在實戰中經得起挑戰,才能真正驗證你的資安韌性。

紅隊演練是一種仿照 APT(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)攻擊模式所設計的實境滲透演練,針對企業最脆弱的環節進行無預警攻擊。

與傳統滲透測試不同,紅隊演練採「不限手段、目標導向、無預設劇本」的模式,從外部情報搜集開始,逐步滲透至內部核心系統。

攻擊流程範例如下:

  1. OSINT+外部情報盤點
    利用網域註冊資料、社群帳號、外洩密碼等組合資源,建立攻擊面輪廓。
  2. 社交工程與魚叉式攻擊(Spear Phishing)
    利用假冒郵件或文件,植入 C2 工具,取得初始進入點。
  3. 後滲透與橫向移動(Post-Exploitation)
    模擬權限提升、Kerberoasting、Pass-the-Hash 等技術,橫向滲透網段與系統節點。
  4. 目標鎖定與資料外洩模擬
    以企業定義的關鍵資產(如 ERP、金流系統、AD、客戶資料庫)為目標,測試能否完整取得並轉出資料。
  5. 偵測回避與控管繞過
    測試現行 EDR、SIEM、NDR、防火牆等偵測與通報能力,評估藍隊能否及時回應。

紅隊演練的功能

  1. 實際驗證整體安全態勢,不再只是報告上的合規評量
  2. 評估 Blue Team 的偵測與回應能力(Detection & Response)
  3. 揭露人因錯誤、權限管理、系統設定等多層風險
  4. 提出「攻擊鏈分析」報告,清楚描繪攻擊進程與弱點路徑
  5. 精準導引資安資源配置方向與優先修補點

滲透測試

市面上常見的漏洞掃描工具多半以既有特徵庫比對已知風險。但在真實世界中,駭客的行為不會循規蹈矩,而是會鏈結多個中低風險、繞過偵測機制、甚至針對邊緣資產進行深入探索。

這也是為什麼「滲透測試不能只靠工具,而必須導入人為攻擊邏輯與駭客思維。」

我們如何進行技術滲透測試:

  1. Reconnaissance(前期偵察)
    利用公開資源與 OSINT 技術,建構攻擊面輪廓與潛在入口,包括子網域、弱密碼服務、過期系統、開放 API。
  2. Weaponization & Exploitation(武器化與漏洞利用)
    採用 N-day/0-day 式漏洞,結合自訂攻擊腳本,實施針對性的入侵,並避開 EDR/SIEM 偵測。
  3. Post-Exploitation(後滲透橫向移動)
    模擬實際駭客權限提升、橫向滲透、資料擷取、帳密擴散等行為,全面揭示核心資產風險。
  4. 風險鏈分析與報告
    不僅回報漏洞,而是重現攻擊路徑與後果,幫助企業釐清「什麼漏洞會變成真正的業務衝擊」。
  5. 修補建議與優先順序建議
    協助 IT 安全團隊針對高風險區段進行修補與策略性控管,而非「漏洞一長串卻無從下手」。

我們不只是做「紅燈綠燈」測試報告,而是用攻擊者思維,讓企業看到駭客會怎麼入侵攻擊!

弱點掃描

精準識別已知漏洞,強化系統防禦力

我們透過自動化弱點掃描工具,結合業界標準的安全檢測策略(如 CVE、CWE、OWASP Top 10),對企業的網站、伺服器、網路設備及應用系統進行深度檢測,協助快速發現潛藏的已知漏洞與錯誤設定。

技術特點與作法:

  • 高精度掃描引擎
    使用支援最新 One Day 漏洞庫的弱點掃描系統,針對常見服務(如 HTTP、FTP、SSH、SQL 等)進行多協定、多層級掃描分析,涵蓋已披露的漏洞與高風險攻擊向量。
  • OWASP Top 10 與企業專屬風險識別
    檢測 SQL Injection、Cross-Site Scripting (XSS)、Insecure Deserialization、憑證錯誤等 Top 10 排名漏洞,並針對企業應用程式架構提供進階風險解析。
  • 專家級驗證與風險等級評估
    所有掃描結果皆由資安顧問交叉比對並人工複驗,有效排除誤報與重複項目,並依 CVSS v3 標準提供風險等級量化評估。
  • 生成技術報告與修補建議
    產出含漏洞描述、影響範圍、利用條件、技術細節與優先修補建議的完整報告,支援資安合規稽核(如 ISO 27001、NIST CSF)。
  • 週期性檢測與風險趨勢分析
    提供定期弱點掃描(如月掃、季掃)及歷史比較機制,幫助企業追蹤修補成效與風險趨勢,落實持續安全改進(Continuous Security Improvement)。

透過自動化工具搭配專業判讀與管理流程,我們協助企業在攻擊者發現漏洞之前,搶先掌握每一項弱點。

社交工程

強化人為防線,抵禦智慧型詐騙攻擊

在高度數位化的企業環境中,「人」往往成為駭客滲透系統的最脆弱環節。社交工程(Social Engineering)攻擊不靠技術漏洞,而是操縱人性,達成入侵與資料竊取目的。本服務專注於針對性防禦、實戰模擬與人員意識提升,協助企業構築完整的資安防線。

🪝 魚叉式網路釣魚(Spear Phishing Simulation)

  • 模擬駭客對特定高風險對象(如高階主管、財務人員)發起的電子郵件攻擊。
  • 郵件內容結合企業內部語境(如實際專案、供應商名稱),誘導使用者點擊惡意連結或附件。
  • 攻擊結果收集點擊率、輸入資料率等指標,用於風險熱點分析與後續教育追蹤。

現今攻擊手法日趨複雜,唯有實戰演練與持續訓練,才能補上企業最脆弱的「人」的那一塊防線。

DDoS攻防演練

模擬攻擊實境、驗證防禦強度、打造高可用防禦架構

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(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, DDoS)是目前最常見的拒絕服務攻擊類型,攻擊者可透過殭屍網路、雲端代理或IoT設備發動巨量流量攻擊,癱瘓網站、API 或 DNS 等對外服務。詮睿科技提供全方位 DDoS 攻防演練顧問服務,協助企業強化高可用性防線,提前預防營運中斷風險。

  1. 威脅情境分析與風險評估
    • 評估目標系統之網路拓撲、帶寬負載與 CDN 配置,辨識潛在瓶頸點(如應用層閘道、DNS伺服器、WAF資源)。
    • 建立攻擊向量模型(如:UDP Flood、SYN Flood、HTTP GET Flood、Slowloris、DNS Amplification),模擬真實威脅場景。
    • 生成專業技術評估報告,列出風險評級與資源暴露清單。
  2. 防禦架構規劃與策略部署
    • 擬定多層次防禦策略(Multi-layer Defense),涵蓋網路層、傳輸層與應用層。
    • 導入 IP 黑名單、Geo IP 過濾、頻率閾值控制、Connection Tracking、Anycast DNS等防禦手段。
    • 建議部署雲端 DDoS 防禦平台(如 Cloudflare, AWS Shield, Arbor Cloud)或混合式清洗中心架構。
  3. 攻防演練模擬與壓力測試
    • 透過專業攻擊模組與流量產生器,模擬 L3-L7 層 DDoS 攻擊(含 Volume-based、Protocol-based 與 Application-based 攻擊)。
    • 實地測試企業防護設備與服務供應商的應變速度與緩解能力。
    • 統計演練中流量延遲、封包損失、應用程式錯誤比率等指標,形成可視化攻防報告。
  4. 應變計畫建置與自動化流程優化
    • 制定 DDoS 攻擊事件的分層通報、緊急切換與復原流程 SOP。
    • 整合防禦設備 API,實作快速封鎖來源、切換流量路由等自動化處置腳本。
    • 建立演練復盤流程與指揮決策流程圖,確保多部門協同應對。
  5. IT 團隊專業培訓與演練複盤
    • 對 IT/網管/資安團隊提供攻擊辨識、監控工具操作(如 NetFlow, Suricata, Zabbix)與事件應變課程。
    • 提供演練後技術回饋報告,強化人員即時判斷與技術應對能力。

透過實戰導向的 DDoS 攻防演練與顧問服務,打造堅實的營運韌性與資安防禦體系。